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议论文写作内容空泛的解决路径——试从语言抽象阶层角度切入

2024-09-04 来源:伴沃教育

作者:杨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教师常用内容空泛评价学生作文,但是具体空泛在何处又难以言明,作文评价往往成了难以名状的感性活动,需要学生去心领神会,仿佛写作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其过程难以用语言表达。实际上,透过作文空泛的表象,不难发现, 内容空泛大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现实关切与深度,读来味同嚼蜡,全文就如同记流水账;二是所写内容已为大众所熟知,再次老调重弹,毫无新意,激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内容高度抽象,体现在用词过于陌生化,概念抽象化,缺乏阐释,多用长句,句间缺乏关联,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故作高深,并无实质内涵,对读者极不尊重。

三种空泛的成因为何?第一种空泛是多数中学生的共性所在,阅历尚浅,不谙世事,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学生受限于两点一线的生活,无暇顾及世事,“家事国事事事关心”成了奢谈,加之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即使阅读也趋于碎片化,造成记忆外包,思维浅薄,难以建立进行深度思考的体系。由于读书渐少,学生借助前喻文化或并喻文化形成自身经验的能力欠佳,一旦写作,内容空泛在所难免。这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集合社会力量才能有所建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校形成合力,家长给学生多一点阅读时间,多一点阅读课外读物的包容度,教师与时俱进,践行新课标理念,多拿出点时间让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多一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基础阅读与检视阅读,走向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以此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在读写结合的理念指导下让文章内容由空泛变得充实。

此文更关注后两种空泛,因为相比第一种空泛,后两种更微观、更具体,也最容易被忽视,对学生写作的成长产生的危害也最深,更为关键的是,这两种状况可以通过教师的及时干预得到改善。上文提到,第三种空泛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内容的高度抽象化,不接地气,缺乏阐释,缺少联结,看着很有道理,实则空无一物,徒玩概念罢了。最直接的原因是选题过大,如谈好故事的力量,题目定为“好故事对人类的影响”,难以用800字讲清楚,空泛在所难免,其根源是学生不能灵活处理概念的抽象阶层所致。《语言学的邀请》一书中将人类对世界的抽象化过程由低到高划分为低抽象阶层和高抽象阶层,如对马的抽象化由低到高可以看作:无数与马相关的特性——母马——马——家畜——农庄财产——资产——财富。抽象的过程可看作是在一架阶梯上爬上爬下,而学生的写作可看作爬梯的过程,不过爬梯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些人似乎会永远或多或少地停滞在某种固定的抽象阶层上——有些停在高的阶层上,有些停在低的阶层上”⋯,反映到写作上就是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一直喜欢讲一些支离破碎的小事,很难将它们形成关联,归纳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停留在低抽象阶层的表现,也是产生第一种内容空泛的重要原因;而与之相反,有些孩子从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却写不好作文,或者写一些让读者读不懂的文章,其根源是其总是停留在较高的抽象阶层,只管画一些认知地图而不管现实地形,这也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优秀的写作者是能“在抽象阶梯的各个层面都能活动自如;他们能够迅速地、优美地、有条不紊地从高级阶层落到低级阶层,再从低级阶层升到高级阶层”12】,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一、概念外延化

众所周知,写作中不可避免会用到让读者觉得陌生的概念。毕竟,于我们的思维而言,浮于表层的语言就是处理概念与概念的关系,写作者向读者传达的新知往往是通过概念间重新建立新的联结,对读者的前概念产生破坏的过程来达成。但通过概念传达知识并不等于玩弄新概念,甚至用密集的概念对读者的认知进行轰炸,而是要顾及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对新概念或对语境依赖度较高的概念进行阐释。常规的操作是用熟悉的概念解释新的概念,即下定义,回归到语言即用言辞解释言辞,而这往往会产生内容抽象的问题,以至于读来空泛。为避免出现内容空泛的情况,写作中尽量用实例即运用概念的外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在韩愈《师说》中,作者首先就对老师下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定义,在学生看来,这一定义还不如后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一通过否定的形式所界定的老师的外延更能让他们理解。所以,在对概念进行界定的过程中要养成“沿着抽象阶梯向下降落到低些抽象阶层的习惯”【3J,即学会用概念的外延帮助读者认识,将抽象概念回归实际生活或具体操作。如2019年全国卷谈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对于考生而言,何为“劳动”,如何在定义中倾向于体力劳动?若停留在“劳动”的高抽象阶层间的转化互动,不仅概念定义无法界定,而且会让说理显得空泛失去重心。笔者所在学校一位获得高分考生的经验值得借鉴,其处理方式如下:劳动究竟是什么?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但请大家环视四周:那堆砌整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们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一道一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们的劳动⋯⋯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划,也是各自的劳动。

该考生沿着抽象阶梯向下,回到体力劳动的具体场景中,用诸多外延对概念进行界定,不仅避开了在高抽象阶层所面临的概念盲维,而且让文章内容更充实,更接地气,更具可读性。

值得注意的是,对作文材料所提供情境依赖度高的概念,不能脱离作文材料进行界定,在行文中要坚守“A就是A”的原则,在回归低抽象阶层过程中,若找不到正面的事例进行对应,则选择否定相反的事例对其外延进行界定。用相反的事例进行界定的好处是不仅让抽象概念在对比中显现自己的实质,而且可以通过对比强化议论的说服力。

二、论据具象化

如何让论说内容不空泛,不妨从关注空泛的对立面获取解决的灵感。空泛的其中一个对立面是言之有理。何为言之有理,即“能够有系统地、切实地推引到较低的抽象阶层”【4】,换言之,就是要“找到那个具体的、与道理形成对话的‘物“象”’,要学会用“个人经验去与社会结构对话”【5】,用个体经验的水珠去折射社会人生,回归现实生活情境,这与“高考以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6J的内在要求是相呼应的,体现在作文考题中就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考题中明确提出以青年身份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如2023年全国卷作文题则希望考生多关注自身的生存境况,思考如何借助好故事的力量讲好自己的人生故事、思考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把握自己的时间,思考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自处。作文题目对当下与此在的关注要求考生在对材料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基础上,要能与当下问题现象对应,即论据具象化。论据具象化首先要摆脱动辄引经据典的习惯,这是一种喜欢停留在高抽象阶层,且以能用这些抽象化的言辞为荣的写作习性。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就如同对父母话语体系的依赖一样。论据具象化既要摆脱对历史回溯、宏观理论的依赖,又要让针对现实情境中的问题的看法有说服力,就必须举例,相比玩弄言辞间的关系以及手法,“真正发生的事永远比任何修辞手段来得重要”【71,用与自身相关的生动具体的事例让高抽象阶层的现象沿着阶梯下降到低抽象阶层,使文章让读者觉得有脚踏实地、言之有物的感觉。如写发挥好故事的力量,能不能多写当下的故事,如抗疫的故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故事、身边平凡人物的故事,而不是动辄就将司马迁、牛顿、哥白尼这些如同抽象符号般的历史人物搬出来,而且即使是写当下的故事,能不能写出温度,而不仅仅是高度,只有高度的人物故事依旧是抽象的符号化表达。据笔者高考阅卷发现,很多考生在使用考前热搜人物桂海潮的故事时,多停留在榜样的力量,知识的力量,而未能看到他作为“小镇做题家”对即将走进大学的自己面对“脱不下的长衫”的社会负面现象所起的拔乱反正的作用。因为缺乏对自身主体意识以及生存境况的关注,所以论据的使用依旧处于高抽象阶层,这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了解时代大背景,多关注此在的现实生活,将积累的素材放置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关照,真正让论据落地生根,考生才能笔下生花。

三、思维隐喻化

为了让文章内容不空泛,写作中对相关概念以及论据的低抽象阶层化处理的背后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如何让思维沿着抽象阶梯由高到低进行灵活切换,需要将思维隐喻化,即发挥隐喻思维的功能,所谓隐喻思维就是“用具体的对象去感知抽象的对象,用熟悉的概念去同化陌生的概念,用直观的经验去理解曲折的经验”【8】,不难看出,隐喻思维不仅仅是一种使语言更通俗易懂的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换言之,“隐喻就是修辞、诗学、语言以及思维诸领域内意义转换生成的功能函数”【9】。以写作中的审题立意为例,可以将材料涉及的抽象体系看作定义域A,个体经验涉及的具象体系看作另一个定义域B,隐喻思维就是将B向A形成投射所形成函数式f(x),而函数式所对应的或是文章的中心观点,或是文章的标题。而在论述过程中,读者的经验以及认知边界构成定义域C,而作者的论证过程构成定义域D,内容的空泛可能是D向c进行投射的过程中要么超出了读者的认知边界,未能充分发挥隐喻思维的功能,这往往会造成第三种空泛;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投射的区域属于读者的脱敏区域,在隐喻思维上表现为使用了失去生命已趋于普通语言的隐喻,这往往会造成第二种空泛。

针对论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内容高度抽象化、不接地气的问题,首先从语言上考虑用比喻作为隐喻思维的外化形式。以苟子的《劝学》为例,文中第二段用经过提取的靛青比原材料颜色更深,经过凝固的冰比水寒作为喻体来说明人经过学习可以得到提高。后文用“驽马”“骐骥”“蚓”“蟹”等作为喻体来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从修辞的角度看,其语言表达效果并不理想,从论证的角度看,其说服力也令人怀疑,这也是为什么比喻论证一直不被讲究严谨理性的论证看好的原因,所以将全文的论证看作是以隐喻思维为内核的语言外化,比喻只是充当外化的介质,然后用大众熟悉的一套认知系统去认知复杂抽象的另一套系统的过程比较合适。好的比喻往往是天才的创造,相对而言,隐喻更具生活性,是大众赖以生存的认知方式,在苟子所处的时代,知识或学习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奢侈品,从纸张或阅读的发展历史可证明这一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要考虑读者所能接受的范围,所以反观苟子在《劝学》中所用的低抽象阶层的具象化的可感知对象就是对读者认知领域的精准投射,若用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抽象理论或概念进行论证反超出了当时读者的认知边界,让文章变得空泛。其次可以从认知系统上采用类比的形式发挥隐喻思维的功能。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为例,对于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种处在高抽象阶层的话题,如何让当时的读者更好地接受,鲁迅巧妙地用对待大宅子中的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的态度类比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用具体的对象以及直观的经验将高抽象阶层的认知滑向低抽象阶层,从系统认知上向读者进行精准投射,避免了内容不空泛。

相比利用比喻与类比从语言与系统上对读者进行精准的投射来解决内容空泛的问题,针对读者脱敏的“死隐喻”则需要沿着抽象阶梯回到隐喻使用的原初情境,在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照下对其进行反思,重新激活该隐喻的生命,使其具有感染力。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为了说明做宣传要看对象,不要自以为写的东西别人都能看得懂,就使用了“对牛弹琴”这一隐喻,按照该隐喻的历史文化语境理解是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然,讲的人白费口舌。读者对于这一隐喻投射已经麻木,而毛泽东则对该隐喻进行反思,提出写党八股的人“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其说理性和批判性得到了很好的显扬。学生受其启发,对“盲人摸象”这一“死隐喻”进行了不一样的解读:我们常常笑话那些看问题不全面且固执己见的人是盲人摸象,殊不知,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不也是盲人摸象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系统认知在不断地被证伪中让我们既看到了自身所触摸到的那点世界是多么局限,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为正确认识这个世界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所以,对于盲人摸象,我们不应只有嘲笑,还应多一点鼓励。

基于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议论文写作要避免内容空泛,需要把握好语言抽象的阶层,在概念、论据、思维等层面巧妙地在高级阶层到低级阶层的阶梯上灵活敏捷地切换。

对关键概念进行外延化处理,让具象化的论据与观点对话,增强说服力,在写作思维上发挥隐喻的强大功能,具体体现在语言上运用比喻、论证上运用类比将思维由高抽象阶层滑向低抽象阶层,同时将隐喻思维内化到概念与论据的处理上,让文章内容更具体,更具可读性。当然,重视隐喻思维并非排斥所有的理性表达,逻辑严密的分析依旧是论说必备,只是反对空谈理论,不落实际,故作高深,不尊重读者的议论。

注释:

【1】[2】【3】【4】塞缪尔·早川,艾伦·早川.语言学的邀请【M】.柳之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1.”4,164. 【5】曹林.修辞想象力:论点角度“开挂”的思维支点——2022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语文学习,2022(08):12.

【6】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7.

【7】托马斯·纽柯克所有写作都是讲故事【M】.董蓉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13.

【8】徐默凡.从比喻到隐喻——隐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语文学习,2009(01):24.

【9】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04/

Top